|
最近,网上的热门话题突然转到了对“基层公务员的‘副科病’”感兴趣,我也不揣浅陋,拿一个真实例子来谈谈这个话题。
干部任用并不是算小学数学题“1+1=2”这么简单,在干部任用特别是落后贫困地区干部任用靠关系、背景等潜规则的背景下,讲“干部勤干事才能远离‘副科病’”,未免过于天真,只能欺骗那些天真幼稚的人。正如有网友在腾讯网就新闻百科276期《基层公务员的“副科病”》一文评论所说的,能上的不一定有才能,有才能的又不能上。能上的决定因素很多,在中国能上的大多是要有背景和关系,这在落后地区非常明显,潜规则太多,阴手段太多!他还举了个实例,即中国民族宗教网发表的《谭洪沛:“清水江文书”搜集整理者,民间文化的“拾穗者”》一文中的谭洪沛,我也核实了一下,确实是个非常典型、非常值得同情和深思的例子。他的工作实绩很突出,确实很有才能,人也刚到50岁,就是上不去了,倒也很奇怪!他自从1993年9月升了副科级虚职后,犯了20多年的“副科病”!他是业务骨干,是能人,且几乎年年得先进,还得了省级先进和优秀股级干部、优秀共产党员等等的奖励!真像人们说的:没关系的你等等,因为你还年轻,组织会考虑你的;有关系的你虽年轻,现在是干部年轻化。没关系的你老了,得让年轻人;有关系的你老了,但你有经验,上来带带年轻人。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因此,干部能否被提拔重用,不是靠实干出来的!我个人也认为,不是人人都要去当什么官,但要择优、公平,才能服人,才能激发大家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也就是要正能量!
还是天涯社区“墨子时评”《副科病:公务员为何提前迈入更年期?》说得好:公务员为何大多患有“更年期副科病”?从本质上来说,现在官场并不缺乏能人,但能人仅限于副科,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当然也能理解。缘何无法得到更好的位置,仕途如此纠结?我腹诽认为,一方面底层干部中需要能人撑场;另一方面,官场中最为重视的不仅仅是能力还有绝对服从,能上去的,那都是千年的狐狸。最为重要的是,在官场中最强求的是人脉和关系,真正草根出身的想在官场混出个名堂,你真的以为是在唐朝吗?古代封建王朝也许专制数一数二,但在科举的框架上选取人少致仕至少还是一丝不苟的态度。相对于当下的社会,仅仅靠能力想打动上级官员获得提拔只能是痴人说梦,毕竟官方不是民营企业,民营认为能为公司带来效益的人就值得提拔,但官场中人想要在更高的位置上纵览千山小,钱和人脉等任何一个条件不满足都只能在“副科病”中惆怅青春的无奈,这是官场丛林中一条不成文的规则。
为了写好这个贴子,我通过网上搜索,查到了谭洪沛的若干真实材料,其中:浙江博客网“侗哥的个人空间”中的《我的金奖银奖》有他的获奖奖状图片;百度文库中有他的介绍材料,都真实可信。对谭洪沛的介绍是这样写的:
谭洪沛,男,侗族,大专,中共党员。1964年2月出生,1980年12月参加工作,1991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3年9月任副主任科员,锦屏县档案工作者,黔东南侗族苗族民族文化和清水江流域木商文化、契约文化爱好者、研究者。
1980年12月,高中毕业即考入中共锦屏县委党校区社少数民族干部训练班学习并参加工作,1981年12月至1992年4月先后在锦屏县九寨区区、乡(公社)工作,其间于1985年9月至1987年7月脱产学习大专课程,1989年3月被评为1988年度全县档案工作先进工作者受锦屏县人民政府表彰,之后于1992年4月被选调入锦屏县档案局工作,1993年9月任副主任科员同时先后兼任局股级办公室主任、业务股长等小职。1994年9月至1995年12月到平秋镇桥问村任党支部副书记,开展驻村任职扶贫工作,并被评为1995年度优秀共产党员受县直机关党委表彰;2003年被评为全省档案系统先进工作者,受省人事厅、省档案局表彰;2004年还被评为优秀中层干部,等等。2011年4月被免去股级办公室主任、业务股长等小职后,“享受”副主任科员虚职待遇。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谭洪沛最大的缺点是务实求真肯钻,为此,在至今为止的30余年革命征途中,也得罪了不少人,常常免费得到不少小鞋,诸如,作为档案工作者却痴迷于清水江文书(又称“锦屏文书”)的征集、整理与研究工作,被某些人公开指责是“不务正业”。但也正是这种“不务正业”地痴迷于清水江文书,1997年谭洪沛为本单位编纂的锦屏县有史以来的第一部档案专业志《锦屏县档案志》,首次向社会公布锦屏县所特有的清水江文书,之后他开始集中时间和精力征集、整理和研究清水江文书,为清水江文书2010年6月入选国家档案局《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第三批项目、进入世人视野并引进国内外关注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2001年6月至2004年9月,谭洪沛参加中山大学与锦屏县政府合作征集、研究清水江文书;锦屏县征集清水江文书至今已达51000多份,经谭洪沛一个人征集的清水江文书已有13728件,占锦屏县档案馆馆藏清水江文书的1/4以上,特别是征集到被誉为“清水江文书之王”的“培亮寨范国瑞等人田土管理营业执照”,引起省内外上百名专家到锦屏县档案馆考察。据介绍,2004年11月,谭洪沛爬山涉水到“雾罩茫茫”的边远苗寨培亮经过几番艰苦细致、苦口婆心的动员,征集到44份珍贵契约,其中有1份是锦屏县档案馆目前馆藏51000多份清水江文书原件中,保存最完好的一份旷世珍品,堪称“清水江文书之王”;2008年6月23日,谭洪沛向县委办报送调研文章《加强“锦屏文书”抢救保护工作刻不容缓》,先后被县委办和州、省三级工作简报采用。
2011年,谭洪沛主编的《贵州清水江流域明清土司契约文书》由于编写得好,得到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知深教授、国际萨满学会会长、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白庚胜作序,在其题为《保护契约遗产,坚守诚信文化(代序)》中指出:“将1600多份星散于民间的锦屏县敦寨镇九南、平秋镇圭叶和石引等苗侗村寨契约文书‘尽量保持文献原有的系统和内在联系为主进行适当分类,采用图、文并列编辑排版的形式,按村编辑成3辑出版’是一项复杂、细致、浩大的工程。”并郑重建议“国家与地方有关部门将丰富多彩、价值连城、举世罕见的苗侗契约文书集群申报为“世界记忆遗产”,以求实至名归、名符其实、名正言顺。”同年,参加凯里学院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清水江文书整理与研究”子课题“清水江文书中典型契约文书点校整理”。目前,谭洪沛已出版《贵州清水江流域明清土司契约文书·九南篇》,《贵州清水江流域明清土司契约文书·亮寨篇》、《仁丰侗寨契约文书·张承久家藏卷辑注》、《圭叶侗寨契约文书·龙昭松家藏卷辑注》也即将出版。
谭洪沛常常感叹于落后地区为什么落后,且人们又常常把它归结于历史和地理环境、位置方面的原因,却很少去考虑是否与我们主观方面的原因,如落后地区人们的敬业精神、钻研精神和刻苦耐劳精神及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2013年12月,由省社会科学院、省中华文化研究会、省史学会联合主办的“历史经验与后发赶超——纪念贵州建省60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贵州社会科学院举行,来自贵州省社科界、宣传文化界、高校等领域的部分知名专家、学者及各市州县代表参会。会上,与会专家梳理了贵州自建省600年来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取得的成就及今后发展所面临的困境,“以史为鉴”并结合全球化背景,深入探讨了“后发赶超”过程中的贵州文化自觉、自信的建立以及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路径。谭洪沛以《庞鸿书抚黔“新政”与“广兴茶利”初探》研究论文向研讨会提交,还在会上就贵州发展与理论工作者的历史使命谈了自己的想法和收获。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面对未来,谭洪沛依然觉得希望无限,求索无限。他自信地说:“我计划用3年时间,再出版10辑契约文书;3年以后,集中对这些进行系统的、深层次的挖掘、整理、研究,希望能编辑出像《徽州土地关系》(刘和惠、汪庆元著,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这样的著作来。”谭洪沛说,其实他这20多年来搜集到的15000多份契约文书,足以出版30多本书。
|
|